文章简介:清洁生产知多少?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与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
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设备;
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 。
清洁生产除强调“预防”外,还体现了以下两层含义:
可持续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不断的持续进行的过程;
防止污染物转移:将气、水、土地等环境介质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末端治理中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转移。
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
清洁生产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借助于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环境作为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须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为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据美国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1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仅占GDP的0.6%~0.7%左右,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不堪重负。
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
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最终归宿。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它提倡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它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同时,清洁生产还可有效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使公众对其产品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清洁生产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1993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及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提出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专门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这一领域。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为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同有关工业部门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选择北京、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和石化、冶金等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与此同时,陕西、辽宁、江苏、山西、沈阳等许多省市也制订和颁布了地方性的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部分排污费返回给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1997年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各地区要将排污收费总额的10%以上用于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程。沈阳市、本溪市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清洁生产政策。1999年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从支持立项审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信贷支持、科研推广扶持等10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2000年山西省人大批准颁布了《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
国家关于清洁生产的推行重点
推行清洁生产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已建成且效益欠佳、污染严重企业的清洁生产。对于这类企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计,重点是培养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帮助企业发现和实施无/低费方案。在发现和实施无/低费方案的过程中,削减污染物,产生经济效益,为这类企业在加强管理、积累资金、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个层次,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企业的清洁生产。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为结构性污染,对于此类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在严格环境标准的同时,结合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采用中/高费清洁生产审计方案,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具体实施过程中,从污染物源削减角度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的提升工作。
第三个层次,区域的清洁生产。重点是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根据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需要,把园区结构性污染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治理粗放型发展模式产生的大量污染和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把控制小规模企业产生的大量污染和推动企业资产重组结合起来。
围绕推动清洁生产的三个层次,国家环保总局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清洁生产基础研究工作
编制并发布清洁生产指南和相关技术要求,指导不同行业推行清洁生产。修订和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发布年度清洁生产报告,总结和回顾本年度全国清洁生产工作的进展、清洁生产实施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在推行过程中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
2. 在“三河三湖”流域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九五”期间,国家明显加大了环保工作力度,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开展了“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达标,国家环保总局将在“三河三湖”流域的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逐步改善企业环境行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为“三河三湖”流域污染治理提供有利保障。
3. 建立清洁生产公告制度
为积极推动和引导企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实施清洁生产,国家环保总局拟建立清洁生产公告制度。通过制定和颁布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和审计要求,对企业提出更高的环境要求,使企业不仅仅满足于达到国家环境标准,而向自我挑战,在生产过程、服务过程和产品的使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同时,在行业内部树立典范,宣传清洁生产,扩大清洁生产的影响,调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4. 启动清洁生产区域示范
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建设为试点,在现阶段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选择有基础的工业区,进一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建立样板园区,总结示范项目成果,积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国推广清洁生产区域示范工作。要按照生态工业理论,积极推进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工业结构的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小。
5. 加强清洁生产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加大清洁生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清洁生产意识,保证清洁生产领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编制清洁生产培训大纲和清洁生产教材。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别举办政府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清洁生产培训班。同时,引进和开拓清洁生产领域中新的环境工具,如: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等,促进清洁生产在中国的推行。
6. 加强清洁生产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清洁生产网站,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网站连接,加快清洁生产的信息交流。风站应具有清洁生产论坛,公告板以及在线调查等信息交流和反馈功能。同时,为客观评价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实施状况,建立由不同产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网络作为稳定的专业支持力量。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