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两会:自主创新主导中国空调未来
不出预料,自主创新再次被提上今年的全国两会议程。汽车、农业等脆弱产业成为讨论热点,而在中国市场化、国际化相对成熟的家电业尤其是空调业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局走向崭新的未来也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空调行业清冷开局,年库存1500万台、原材料涨价、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像几座大山一样横亘在面前。
怎么办?有人指出了三条路:规模扩张、加大出口和技术引进。
继续进行规模扩张大打价格战,目前低技术含量空调市场已经远远饱和,显然不可行;要扩大出口,中国空调主要出口美国和欧盟,美国能效比在2.8以下的空调不许在市场上销售,欧洲的能效比最低线则为3.2,而中国现存的空调大部分能效比低于2.6,出口之路并不轻松,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剩第三条道路可圈点。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空调企业真正走向光明未来的命脉。但技术引进绝不是简单的"买来",企业必须有技术投入和技术积累,只有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而实现自主创新,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主动权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不言而喻,在中国定速空调的飞速发展遭遇瓶颈时,变频空调作为一种创新性和前瞻性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同。而这些认同正是以变频专家海信为代表的企业,10年持之以恒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的结果。
作为世界最先进的空调技术——变频技术的引进,对中国的空调企业来说并非难事,难的是这样一个技术需要企业深厚的电子技术积淀作承接,难的是从产品到推广、到服务各个环节都要对产品技术了解,因为变频空调产品是白色家电与电子产品的结合,电子方面的技术占的比重较大,而在一般空调生产厂家电子方面的技术人员很少。
正是对技术的快速对接和消化,海信变频空调的成长速度惊人。199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的海信,在1998年底即研发出了属于海信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空调;2000年海信空调以技术革了价格的命,掀起了著名的“工薪变频”风暴,使国内空调变频份额从不足2%一跃提升至8%,并成功打入国际高端空调市场。
海信短短几年就掌握了变频技术的核心部分知识产权,从交流变频到直流变频再到矢量变频的最高层次技术直流180矢量变频,其自主开发的变频控制器以雄辨的效果事实很让技术领先的日本同行敬重,并且在变频技术的谐波电流问题上甚至超过了日本技术水平。
在海信的推动下,目前中国变频空调份额已经跃升至20%。技术创新的强大势能使空调行业后来者的海信在国内变频空调市场份额目前在60%以上,产品畅销欧美、日本、澳洲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180矢量变频技术将在2006年领先行业12个月“挑起大梁”。
相反,我们也经常听到在中国空调业成长史上的一些不和谐音。也有空调企业总是拿规模战和价格战说事,或者把可有可无的小功能大肆概念化渲染,不重视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创新,结果走向了不归路。据了解,在鼎盛时期中国空调企业有三、四百家,然而经过几年的洗礼只剩下不足百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05年中国市场仅剩下69个空调品牌。
而在年初日本举行的国际制冷展会上,我们发现,在日本,空调变频技术的普及使得节能、健康等功能已不再是竞相追逐和炒作的对象,核心已移向通过创新寻找新的差异点,如可以自动清扫内部灰尘的“清洁机器人”空调、可以“盯人”的感应空调等等。
世界空调冠军国尚且如此创新不止,中国空调更必须迎头赶上。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