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五国“能源峰会”引发多重联想
筹划许久的“能源峰会”,因故延期后终于有了确切的开幕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近日披露,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将于本月16日在北京举行能源部长会议,以加强五国在能源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
毫无疑问,这次“能源峰会”,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不仅是因为中、印、美、日、韩都是能源消耗大国,五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5.5%,占了全球近“半壁江山”,其动作必将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也不仅是因为中国主办了这次会议,而曾对中国能源消费颇多指责的美国一改往日“针锋相对”的做法,加盟亚洲国家的联合行动,参加了这次会议,显示了此次会议的影响力提升;更因为早有消息传出,这次五国“能源峰会”目的明确——加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引发了人们多重联想。
联想之一:五国联盟将在多大程度上对欧佩克形成制约。石油的价格是由全球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的平衡,直接关乎油价走势。而现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客观形势是,垄断着资源的生产者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油价主要不是由市场买卖决定的,而是由“开会决定”的,消费国受到石油输出国强势的制约,以至油价高于成本数倍。如果此次会议真能如消息披露的那样,首次签署一项“共同努力”稳定油价的方案,那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协商机制,从三个方面对产量只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40%的欧佩克形成制约:向石油市场传达正确信息,形成一种压力,促使石油供应国扩大供给能力,让油价维持在合理价位,此其一;增加消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迫使供应国考虑消费国的诉求,形成双方能够接受的均衡价格,此其二;其三,加大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替代能源开发的合作,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油价博弈的话语权。一句话,实现会议预期:向跌宕起伏的国际石油市场抛出一枚“定海神针”。
联想之二:五国能否在博弈中成功抵制亚洲石油溢价。亚洲国家在国际石油市场议价能力不强、遭受价格歧视是不争的事实。有资料显示,欧佩克从1992年开始,一直默许成员国向亚洲石油消费国收取每桶高于欧美国家1美元~1.5美元的费用,形成“亚洲石油溢价”。这种市场歧视,体现的是不公平竞争。作为区域能源消费大国,中、印、日、韩四个亚洲国家的区域性能源合作,无疑有助于加强共同博弈中东石油的力量,更为有效地抵制亚洲石油溢价。美国加入亚洲国家对中东石油的博弈,既说明发达国家也对供应国操纵油价、油价不断攀升越来越不满,也说明美国意识到能源消费国是“天然”的利益相关者,敏感地洞察到能源合作两利,愿意以自己之力促进石油消费大国合作,争取国际油价稳定。
联想之三:五国联盟能否扩展成跨区域的国际能源组织。全球国际能源组织,有世界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比如国际能源会议、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石油大会、世界能源宪章,又比如八国集团、联合国贸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然而,这些国际组织虽然都设立了能源合作的对话机制或能源工作组,但由于成员代表性有限,其运转机制尤其很少考虑新兴国家的诉求,加之当今世界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以致现行能源安全体系远不能有效保证市场的稳定性。这一方面要求各国更加重视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也促使国际社会改革现行的能源安全机制,不断调整合作对象及合作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能源峰会”显现的五国联盟雏形,是顺势应时之举。
言及此,想起了一位美国学者的一声呼喊:全世界用油国团结起来!愿五国“能源峰会”的召开,传递的更多是福音:石油消费国各打算盘、相互拆台的日子渐成过去,全球油价可以从此变得相对风平浪静一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新兴国家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创新,在国际油价博弈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