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空调节能,政策与技术双管齐下
【赛迪网讯】编者按:6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改委连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第32条明确提出要组织制(修)定变频空调、商用冰柜、家用电冰箱等终端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以支持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方案》,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从质检部门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各项工作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第七条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家用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公布国家推行的节能产品认证目录,编制国家统一的节能产品认证规则,确定认证标志,并在家用电器等产品领域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国际协调互认机制。这对于家用电器中的两大“耗能大户”空调和冰箱又增加了新的节能“压力”,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机遇。
在《方案》印发之际,正是临近每年一度的节能周之时,6月6日,第二届国际空调节能新技术研讨会暨房间空调器2009年超前性能效标准专项研讨会也在京召开了。6月7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又在京举办了“2007年空调能效高层论坛”。会上,无论专家学者还是企业厂商,都将目光聚焦于空调的节能减耗。虽然各方对于能效标准的一些细节看法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再次意识到“节能”将是大势所趋,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今后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节能市场:不容乐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房间空调器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家电中的耗能大户,空调能效对于节电节能的意义重大。在20世纪我国基本没有单独的制冷空调的能效标准,只在相关产品的标准中对能源效率有所注明。
20世纪90年代制冷空调设备的耗能急剧上升。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空调产量的电力负荷增长率为43.4%,特别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左右,全国每年电力需求的增长达到14%~15%,电厂容量与新增空调的容量几乎相当。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拉闸限电100多万次,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在此情况下,节能减耗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开始进行制定我国制冷空调产品能效标准的前期准备工作,倡导采用节能型空调以节约能源。
从2005年3月1日起,采用企业自我申明+备案+市场监督的方式,根据《单元式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对空调强制粘贴能效标识,所有定速空调就此开始接受一次节能考验。
按照此项标准,空调的能效被分为五级。最高为1级,体现了国家的中期目标,具有超前性;2级则体现了目前市场条件下可实现的最佳经济效益点,因此达到2级水平的产品,则为节能产品,最低5级为能效限定值,低于5级的产品将不能进入市场。
这比2003年之前我国制冷空调设备的推荐性技术标准已经有所提高,其中市场准入门槛由能效比2.3提高到了2.6。当时市场上有20%至30%的空调能效指标都达不到最低要求,新标准的强制推行对空调行业的冲击不是个别的,几乎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影响。同时,有关部门还计划到2009年再次提升能效标准,入市门槛将由现行的2.6的能效比提高到3.2(目前的2级标准)。
两年来,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在促进节能降耗方面初见成效,累计节电约37亿度,节能产品的市场初步建立起来。今年,我国家用空调从行业整体产销量看,淡季较去年同期(5月份)也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总产量2628万台,同比增长17.76%;总销量2081万台,同比增长4.58%。但是其中4级-5级的非节能产品的销售占据整个家用空调市场销量的95%。
“目前市场上的节能产品仅占5%”中国家电协会姜风秘书长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同时,有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会选购省电的空调,但是对于多花几百元去选购“节能”产品的情况,很多消费者还是望而却步了。可见,目前节能空调的市场规模和销售规模都不是很理想。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