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世界气象日与室内空气质量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对于地球环境来说,气象可以表征大气中热、风及水的转变的物理过程。描述大气状态短期变化的“天气”有七个特征:温度(气温)、湿度、降水类别、云量、风级(及风向)、大气压(气压)以及水平能见度。而在室内环境中,仅把温度、湿度、风速等作为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并按所确定的标准值进行评价。所以适宜的室外气象条件是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1. 关于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MO)作出决定,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因为天气变化中的超高温(热浪)、超低温(寒流)、超高风速(飓风)、强降水(暴雨)等恶劣的气象条件,都会造成损失惨重的灾害,是环境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的巨大伤害作用。因此,为了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护环境,就必须增强气象意识,探索掌握天气气候的变化规律。对此,1995年12届气象组织大会确定了未来在环保领域所要进行的活动。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不仅把气象要素、环境要素水作为一个整体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必将强化公众的安全防患、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意识。因此必须强化天气预报,加强防患预案,把天气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据报导:“关注气象与环境成为京城新热点,万人涌向国家气象局”的态势,是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一种可喜现象。
2.室内环境质量与检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由国家质监局、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制定,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室内环境质量可以用“三无”(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来表述。更确切的是用四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参数共19项指标的标准值来确定。在四项物理性参数中除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外,还有新风量。新风量直接与室外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13项化学参数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10)属于空气中粒子状污染物。它作为一种载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气体污染物SO2、NO2、甲醛、苯及挥发性有机物、B(a)p等多种有害气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生物性参数仅一项(细菌总数),放射性参数仅1项(氡222 Rn),也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果室内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参数的含量超过标准值,通过人的呼吸作用使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学习《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必将促进公众的室内环保意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首要条件是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居室入住前,先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现代人的一种健康时尚。检测项目(参数)按国家标准中要求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例如,要对室内甲醛、苯等进行检测,通常是在被检房间取出一定量的空气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验,然后计算出检验结果。如果上述所检测项目(室内空气质量参数)符合标准值的限定,则其室内空气质量合格。家庭装修工程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通常是在室内装修完工7天后进行,才能更准确的进行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居室才能满足“住的时尚,幸福健康!”愿望。
纪念3.23世界气象日,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从呼吸新鲜空气开始……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