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天津文化中心用"现代冰"调温景观湖有地热功能
天津北方网讯:夏日到来,古人曾用冰块纳凉降温,如今这个古老的智慧被天津文化中心采用,独特的现代冰蓄冷技术为近10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空调冷、热源,不仅绿色低碳环保,还大量节约能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上午,记者跟随由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年津沽环保行记者采访团,来到文化中心集中能源站采访。
景观湖还有地热功能
走入位于交通枢纽地下一层的西区能源站,记者看到7台空调机组排成两排,这种高效率、大容量的机组可实现更专业化的能源管理。类似这样的能源站,文化中心共有三个,建筑面积共计116万平方米,位于地下空间。
不同于北方普遍采用的供热、制冷方式,能源站利用景观湖和绿地浅层地热资源,做到自然资源与景观有机结合。现场技术员王砚告诉记者,集中能源站通过应用冰蓄冷技术,大幅减少冷却塔容量,降低市政电网的高峰负荷,实现低水温、大温差供冷,减少输送能耗,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2011年至2012年冬季,能源站已成功为各大场馆供热,目前正在积极组织供冷准备工作。
夜间蓄冰水 白天来供冷
“运行一个季的供暖,节能效果咋样?”记者问。王砚递给记者一个统计表。数据显示,与传统能源形式相比,节约标准煤887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13吨,减少氮化物排放81吨,节水11万吨,节能率达36%。
王砚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告诉记者,这是能源站采用的带有冷、热调峰复合以冰蓄冷技术的系统,现在开始实施制冷,在白天利用电给水降温,夜间11点半以后5个小时左右利用最低谷的电价来制冰,蓄成冰水,等白天温度上来后,用电量也高了,这时候通过融冰来采冷源供冷。“三个能源站可提供38至47摄氏度的热源和4至12摄氏度的冷源,保证各大场馆需求。”王砚说。
无人值守的能源站
记者发现,除工作人员引导和技术人员讲解,偌大的控制室很少看见其他工作人员。 “我们通过中央控制中心统一调度,所有能源站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值守。”王砚解释说。
据市建交委有关负责人现场介绍,天津文化中心集中能源站作为基于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目前在国内和国际尚无先例。(今晚报记者雷风雨)
责任编辑:JJS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