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威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7 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
7.1 材料的修复与更换
清洗后当材料部件的表面明显出现尘粒或气味,并对进入通风系统的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时,应对材料进行修复。
隔热隔音玻璃纤维衬套和其它明显老化(如出现剥离,磨损,破碎和撕裂等)的隔热隔音衬套区在清洗合格后可用相应的修补材料修复。对不可修复的材料应进行更换。
7.2 外部绝缘材料的修复
由于清洗作业需要移开外部绝缘或防结露材料时,应在清洗工作结束后和空调系统重新运行前对这些部位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有效功能。
7.3 记录
应及时记录原有的损伤或清洗过程中发现的老化以及需修理的通风系统部件,并呈交给被清洗的建筑物业主或其代表。
8 工程监控
在敏感环境或含有有害物的建筑中进行清洗,或用户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宜实施工程监控措施。具体监控措施见附录 A 。
9 清洗效果的检验
9.1 检验要求
在通风系统清洗之后、系统各部件投入使用之前,应对清洗效果进行检验。清洗效果检验方法有目测法和称重法。
9.2 目测法
对于多孔和非多孔部件应使用目测检查法来判断通风系统是否达到视觉清洁的要求。当内表面没有碎片和非粘合物质时,可以认为达到了视觉清洁。
9.3 称重法
9.3.1 擦拭取样
将磁性取样框贴在风道内表面检测位置上,用无纺布擦拭取样框所包围的风道表面,然后通过无纺布擦拭前后的重量差,对风道清扫效果和风道内的污染情况进行评定。
9.3.2 使用器材
a) 擦拭取样框,取样框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 B ;
b) 无纺布;
c) 密封式塑料袋 ( 120mm ′ 85mm ) ;
d) 精密天平 ( ± O .0001g ) ;
e) 一次性塑料手套;
f) 画线笔;
g) 称量托盘;
h) 保管箱;
i) 记录表。
9.3.3 检验方法
9.3.3 .1 检验前准备
a) 将一片无纺布分成 4 等份,将每两份放入一个密封袋中 ( 每袋称为一套 ) ,在密封袋上填写检测点和检测位置的编号,存放 1 天后使用。
b) 将每套无纺织物放在称量托盘上用精密天平称量 2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擦拭取样前的重量。
9.3.3 .2 现场检测
a) 将磁性取样框固定在风道的检测位置上。
b) 用 2 片无纺布将取样框内的残留灰尘擦拭干净。
c) 将 2 片取样后的无纺布放入塑料袋内进行保管。
d) 应在清洗前的检测位置上做标记,以防止将此位置被选作清洗后的取样位置。
9.3.3 .3 实验室测量
a) 将取回的各套无纺布放在天平上测量 2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取样的重量。
b) 求取各套试样的平均重量差,然后将其换算成每平米的数值,将此值作为残留尘粒量。
9.3.4 判定指标
残留尘粒量应在 1.0g / m2 以下。
9.4 检验规则
应在清洗过的通风系统内随机抽取 3 个检测点(回风管 1 点、空气处理机组 2 点、送风管 2 点),在每个检测点的管道内表面的上、下和一侧各取 1 个检测位置,求其总平均值,总平均值达到 9.3.4 所规定的要求则检验合格。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工程监控
A.1 概述
宜对通风系统清洗工程制定监控方案。
监控方案的制定过程应有建筑物业主或其代表的参与。在制定方案中应考虑以下问题:
-系统清洗过程中对用户和施工人员的保护;
-精密设备、建筑材料和隔离区的保护;
-保护和停用建筑安全控制装置。
A.2 工程监控方案内容
典型的工程监控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清洗工程负责人在工程预备会上的记录;
-清洗工程所需设备的型号文件;
-确认清洗工程所需设备到达作业区前的卫生状况;
-室内环境状况的监控,以使清洗工作不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隔离区隔离有效性的监控;
-检查进入作业区的化学药剂和材料是否通过认可;
-检查安全设备的使用;
-根据工程规范和本标准监控清洗效果;
-记录已清洗过的区域;
-检查检修口的封闭方法是否正确;
-提供工程竣工文件。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取样框
检测管道尘粒采样框的形式和尺寸如下:
图 B 尘埃采样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