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条 本标准的宗旨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基本建设领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业国动生产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本专业术语的命名,各类书刊包括某些专业技术著述、统编教材、辞典辞书中称谓不尽一致,术语的混淆往往导致概念上的混淆,造成理解上的偏颇乃至错误,不利于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有些术语的英文对照用法各异,既不够准确也不尽规范,影响国内外技术交流的开展。为此,本专业广大技术人员殷切企盼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制一本这样的术语标准,以便统一本专业常用术语及释义,实现专业术语标准化,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第1.0.2条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收词范围是在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出现的专业技术术语的基础上,适当扩充一些基本术语并纳入了少量本专业常用的相关术语,不但对工程设计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而且对施工、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故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工程的设计、科研、施工、验收、教学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第二章 室内外计算参数
第一节 一般术语
第2.1.1条 计算参数 本条术语的英文对照词design conditions源出于美国ASHRAE(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等英文权威著述,原意为设计条件,根据所述内容可以转意理解为室内外空气温度及风速等计算参数。国内有人建议将本条术语的汉语命名改为设计计算参数或设计参数,认为既简明又确切。鉴于本术语原系译自俄文расчётный параметр的历史背景,考虑到本专业多年的传统与习惯,称作计算参数已约定俗成,不致引起任何混淆和歧义,故仍维持这一定名。至于有的资料将计算参数直译为calculated(calculating)parameter,因不符合英语习惯,语法上也欠妥,故不予推荐。本标准中其他有关术语也作了同样处理。
第2.1.2条 室内外计算参数 本条术语的汉语命名,是基于其内容包括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太阳辐射照度三部分确定的。由于太阳辐射照度是有别于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和风速等,而独立存在的另一类计算参数,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也是按此原则命题的,故将本章标题及本条术语均命名为室内外计算参数。而不改称为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同时,本章另设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太阳辐射等3节及3条同名术语。
第2.1.5条 湿球温度 本条术语难以用简短的文字给出严谨确切的定义。湿球温度是标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一种手段,其涵义是,某一状态的空气,同湿球温度表的湿润温包接触,发生绝热热湿交换,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该温度是用温包上裹着湿纱布的温度表,在流速大于2.5m/s且不受直接近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周围空气的饱和差愈大,湿球温度表上发生的蒸发愈强,而其示度也就愈低。根据干、湿球温度的差值,可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
第2.1.8~2.1.10条 空气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除本标准所列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条术语外,气候观测中还有比湿、混合比、饱和差和露点差等多种表示方法,所谓比湿,是指空气中水蒸汽质量与空气总质量的比值;混合比,是指空气中水蒸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饱和差,是指空气温度与露点温度之差。考虑到这些术语中除比湿一词本专业早已定名为含湿量并在本标准《空气调节》一章中已列了条目外,其余都不是本专业常用的,故未另外列目,而只列了本专业经常应用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条术语。 绝对湿度能直接表示出空气中水蒸汽的绝对含量。空气中水蒸汽含量愈多,则绝对湿度愈大。 空气的相对湿度亦可近似地用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汽含量与同温度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水蒸汽含量之比的百分率表示。考虑到用水蒸汽分压力表述更严谨、准确,故作了如本术语条目中那样的定义。
第2.1.11~2.1.12 历年值、累年值 历年值和累年值这两条术语,是气候观测方面的常用术语。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有关书刊、手册、教材中,凡涉及到统计和确定室内外计算参数的时候,也多次沿用这样的术语。但囿于专业的局限性,本专业人员往往不能或难以正确理解二者的差异,甚至发生错误。由于难以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清楚,因此现以表2.1.11~12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历年值与累年值举例 表2.1.11~12
年份\项目 |
各 月 平 均 温 度 (℃) |
年极端温度(℃) |
备注 |
1月 |
2月 |
... |
6月 |
7月 |
8月 |
.... |
12月 |
最高 |
最低 |
历 年 值 |
1951 |
-6.8 |
-2.0 |
|
25.2 |
25.9 |
25.8 |
|
1.0 |
38.3 |
22.3 |
1952 |
-2.7 |
-4.3 |
|
25.9 |
26.3 |
24.3 |
|
-5.3 |
39.6 |
-18.0 |
1953 |
-5.9 |
-3.5 |
|
23.9 |
26.3 |
23.6 |
|
-2.0 |
37.0 |
-19.4 |
1954 |
-3.4 |
-0.8 |
|
22.1 |
23.4 |
24.3 |
|
-5.7 |
33.4 |
-14.5 |
1955 |
-4.7 |
-1.1 |
|
24.9 |
26.6 |
25.4 |
|
-0.9 |
39.6 |
-15.7 |
...... |
|
|
|
|
|
|
|
|
|
|
1961 |
-3.6 |
1.3 |
|
25.1 |
25.8 |
24.8 |
|
-3.0 |
40.6 |
-14.2 |
1962 |
-3.1 |
-0.8 |
|
23.9 |
25.5 |
25.9 |
|
0.1 |
37.1 |
-12.9 |
1963 |
-3.9 |
-1.1 |
|
26.3 |
26.2 |
25.5 |
|
-2.6 |
39.0 |
-15.2 |
1964 |
-3.0 |
-5.2 |
|
24.4 |
25.7 |
24.4 |
|
-1.4 |
37.5 |
-14.1 |
1965 |
-4.9 |
-1.7 |
|
24.6 |
26.6 |
24.8 |
|
-3.9 |
38.5 |
-17.6 |
...... |
|
|
|
|
|
|
|
|
|
|
1971 |
-4.2 |
-2.9 |
|
23.8 |
25.6 |
23.8 |
|
-3.8 |
35.2 |
-16.7 |
1972 |
-4.9 |
-3.9 |
|
25.5 |
27.1 |
23.8 |
|
-2.0 |
39.5 |
-18.3 |
1973 |
-4.0 |
-2.4 |
|
22.3 |
24.7 |
24.4 |
|
-1.7 |
37.5 |
-18.1 |
1974 |
-4.2 |
-2.0 |
|
23.4 |
25.0 |
24.5 |
|
-3.6 |
35.8 |
-14.9 |
1975 |
-3.3 |
-2.0 |
|
24.0 |
26.2 |
25.0 |
|
-2.7 |
38.4 |
-13.5 |
...... |
|
|
|
|
|
|
|
|
|
|
1980 |
-4.5 |
-2.9 |
|
24.2 |
26.3 |
23.7 |
|
-3.9 |
35.1 |
-15.4 |
1951~1980平均或极值 |
-4.6 |
-2.2 |
|
24.0 |
25.8 |
24.4 |
|
-2.7 |
40.6 |
-22.8 |
累年值 |
注:统计和确定累年值时,所采用的时段不得少于连续3年。
第2.1.13~2.1.18条 历年最冷(热)月、累年最冷(热)月、累年最冷(热)三个月。 各地多年地面气候观测结果及所整编的气象资料表明,在我国,历年最冷月,一般为1月、2月或12月份;历年最热月,一般为6月、7月或8月份,仅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为5月份;累年最冷月,绝大部分地区为1月份,仅个别地区为2月或12月份;累年最热三个月,一般为6月、7月和8月份。
第2.1.19~2.1.20条 不保证天(小时)数 关于统计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不保证天数和不保证小时数的规定,是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特有的,美国ASHRAE等权威性英文著述采用的是保证率和不保证率的概念,因此,没有准确的英文对照词可资借鉴。为慎重起见,根据本标准全国审定会议裁决不予推荐,暂时空缺。
第2.1.21条 滑动平均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统计和确定采暖期时须应用滑动平均的方法。为有助于本条术证明释义的理解,现以日平均温度系列为例,说明5天滑动平均温度的统计计算方法,如图2.1.21所示。
第2.1.22~2.1.23条 辐射强度、辐射照度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对这两条术语作的定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辐射强度是指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元内可发射出的辐射功率;而辐射照度则是指被辐射体在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到的辐射功率,二者的内涵是不同的。由于通过一定距离的衰减,二者的量值也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一概念的更新,避免发生混淆,同时列出这两条术语以便对照比较。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据此已将以前惯用的太阳辐射强度一词正名为太阳辐射照度,本标准的有关条目也是这样定名的。据了解,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学名词》(基础部分),将辐射照度一词定名为辐照度。现行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对这一术语的命名是辐[射]照度,方括号中的"射"字在不致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必要时也可保留。考虑到本专业的习惯叫法,为了与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保持一致,本条术语仍定名为辐射照度,这样做还可以与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称谓相呼应。这两条术语的英文对照词是国际上通用的。
|